14
2017/08近日,东方网记者袁猛、汪伟秋报道: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是上海老龄化趋势下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亲和源老年公寓2008年首批老人入住,采用区别于传统养老院的公寓式养老模式。在管理方面,采用理事会制度,第一时间了解和满足老人的需求。在收费方面则采用会员制,这在全国都属于首创,让老人实现有尊严的养老。
公寓式养老,让老人有家的感觉
69岁的邵阿姨原来在江苏无锡工作,退休后就入住到亲和源,是亲和源比较早的住户。“本来是为我的母亲找养老场所的,考察一段时间后,对这里的设施以及环境等都比较满意。”据了解,邵阿姨母亲今年91岁,她们已经在亲和源住了7年。邵阿姨居住的房子面积70多平方,是一个两居室,配备有厨房和卫生间。“我们在这里可以自己做饭,如果不想做,还可以去食堂吃,和家里没有什么区别”,邵阿姨告诉记者:“在这里还有专门的护工,另外就医还会有专门的‘健康秘书’陪同。”
目前,邵阿姨的妹妹和弟弟都住到了这里。在亲和源提供的40多个兴趣爱好活动中,邵阿姨在这里最喜欢游泳和唱歌。不过最受欢迎的还是广场舞,一个兴趣小组都有30多位老人。
据亲和源工作人员介绍,公寓式养老有别于传统的养老院,这里老人出行有“生活秘书”,就医有“健康秘书”,在兴趣培养方面还有“快乐秘书”。公寓的布置和家中布置一样,就是为了让老人有一种家的感觉。
成立理事会,以满足老人需求为主体
在老年人管理方面,除了类似养老院常规化的管理和服务外,亲和源推出了一项理事会管理制度,理事会成员由亲和源内的老人自己选举出,理事长三年一选。据亲和源总裁张昊岩介绍,理事会制度是亲和源为了更好的服务老人,满足老人需求推出的一项管理制度。传统养老院服务老人基本都是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来执行,是以制度达标与否为考核指标。但亲和源推出的理事会制度,则是在达到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再以老人为主体,最大化的满足老人的需求。
“各个公寓楼都会选举出一个理事,然后再选出一位理事长,理事会每月召开一次,届时亲和源董事长以及物业、医疗等相关负责人都会到场,老人们会根据自身的需要来提出要求。”张昊岩告诉记者:“每次召开的理事会都有会议纪要,会后是要严格执行,亲和源内部对员工也有一套细化的考核指标,理事会议定的事项执行情况也会被列入。这些都会与亲和源员工的工资绩效直接挂钩。”
会员制收费,老人养老成为一项“投资”
亲和源老年公寓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康桥镇,有12幢多层电梯住宅楼组成,共设800多套居室,可供1600位左右的老人居住,里面老人平均年龄78岁,加上配套设施,已经成为一个既相对独立又不乏开放的老年生活社区。
张昊岩告诉记者,亲和源的收费采用会员制,老人有两种付费模式,也就是A卡和B卡。所谓B卡就是针对这个人可以终身使用,不可以转让,每年亲和源会收取一定的年费,像管理服务以及卫生清洗等都包括在内。A卡则可以继承也可以转让给机构,也可以转让给个人,不过转让时亲和源会收取约10%的费用,这两种卡都是一次性缴费。“如果购买A卡的话,老人其实在养老的同时,相当于进行了一项投资,最后算下来还有可能会盈利。”
据了解,亲和源在上海目前有两个点,已经趋于饱和,现在有很多老人在排队等待入住。未来,亲和源将会在其他一线城市以及长三角区域进行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