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 和 善 孝 感 恩 执 着

新闻动态 全部 奚志勇 |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07

2017/11

奚志勇 |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 》有一个以“善经济时代的财富使命”为主题的系列思享会,它历时十余天,分别在北京、南京、福州、郑州、哈尔滨、青岛举行了六场论坛;在它的参会企业名录和发言嘉宾中,有来自经济、社会、科技、公益等不同领域的专家、企业家和社会精英;它通过聆听、交流和分享,以在新时代创造财富、管理财富、规划财富、传承财富的智慧为宗旨。《···


“智慧连城”思享会在冰城举办

奚志勇出席并参与圆桌交流



  11月5日,由国际公益学院与中国太平人寿联合举办的以“善经济时代的财富使命”为主题的“智慧连城”思享会相聚冰城哈尔滨,共同探讨宏观经济形势,聚焦中国与世界经济下一步的走向。



  国际公益学院GPL学员、亲和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奚志勇受邀出席本次会议,并与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卢迈、国际社会企业特许联营中心创始人迈克尔·诺顿、广东志愿者联合会执行会长黄昌伟、中国春晖博爱儿童救助公益基金会理事薛一心以圆桌交流的形式,围绕话题“社会事业与经济增长”展开交流,解密财富的社会使命。


【 公益的事业要用商业的思维去做,医疗和教育要解决效率的问题,不管是美国日本还是欧洲,和企业有一定的关联。养老的问题,未来必须要靠经济来解决。   ——奚志勇 


  奚董对老龄事业的热忱和独到的见解让与会者对他所从事的行业有了新的认知,对亲和源致力于“公益成就老年价值”的社会责任表示了充分认同。国际公益学院助理院长兼教务长曾晶对奚董的发言作了如下评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创造一个渔业市场,这是一种企业家的思维,也是一种公益情怀。”


▲ 奚董与本次思享会发言嘉宾合影留念。


奚志勇圆桌交流发言实录

》养老行业:效益与公益并存

  特别高兴有这样的一个机会到这里来参加学习。因为从公益的角度来说我是一个新兵,刚刚投入进来。十年前我做养老,那个时候是蛮早的,大家都不理解怎么会做一个养老产业。因为大家都认为养老是一个福利性的事业,福利性的事业怎么能用产业来做。碰到了很多的挑战和难题。走到十年以后,通过这两年在公益方面的学习,我们突然发现很多问题我们可能要跨过时间来思考。


  马云也提出来,公益的事业要用商业的思维去做,商业的事业要用公益的思维去做。2013年,国务院推养老产业化,养老产业化以后带来很大的挑战,养老本来是社会福利,那么社会资源怎么用产业化来做,全世界之前没有一个国家提出来养老用产业化来做,只有我们中国。


  中国有13亿人,有2亿多的65岁以上的老人,如果不好好做根本做不出产业。我们看到了美国、欧洲,特别是日本,福利制度已经是90%来自于保险公司的补贴,政府的压力越来越大,没有那么多的钱去补贴这方面的投资需求,而且很多的资源是不高效的。因为要用公益的力量来做,可能从利润角度考虑的比较少,这样是推不动的。像我们的养老行业,我肯定是要考虑效益的,没有效益,每个人身体健康,做它干嘛呢?比如说培养一些学生,我们希望这些学生不要被别人挖走。但是如果从公益的角度思考,我希望更多的人挖我们的学生,这样做我是为了社会。包括论坛,我本来是为了传播。而企业是用利益去做,这个时候就不一样了。


  去年去英国考察,我有一个特别深的感觉,就是社会仍然需要投资。那么要解决什么问题,增加公益可能可以解决传统解决不了的问题。包括现在我们国家有两个没解决的医疗和教育的问题,我们想从产业的角度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我们换一种思路,这个问题是很容易的,既要解决效益的问题,又要解决公益的问题。我们碰到巧女(基金会)的创始人,她提到的概念更超前,她认为公益社会主义即将到来,她有一个更高的视角。王教授提出来,善经济从我们老百姓的思维角度来说是一个良性的背景,也就是说为了暴利时代越来越少,我们可能处于更多的是解决社会问题,更多的是拿着这个来发展企业,发展社会,这样大家更容易接受。因为你要解决两极分化,必须让中低端的客户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如果你达不到这个是不行的,一定要让产业来让利公益。我是一个老板,我认为最简单的是大家相对来说是民营,100块钱可能挣80块钱,剩下的让给客户吧。


美、日、欧:社会现状与发展趋势

  如果全社会都是这样的话,那么公益相对来说空间更大,而且这个趋势越来越明显,不管在美国、日本还是欧洲,我们都看到了这个趋势。欧洲的整个福利也是很差的,低端的普通老百姓也有很大的问题。美国也是断层的,最基层的劳动者和最基层的工人可能很难像在中国一样,通过五年成为一个白领或者企业家。在美国、日本和欧洲已经很少看到这样的一个现象了。


  日本已经进入了老龄化,年轻人已经不愿意找好的工作,不愿意住好的房子,不愿意买好的车,只要能订一个外卖,日子就很好了。这个趋势我们明显的感觉到,十年前我们看日本和今天看日本,还是能感受到的。因为我今年4月份刚去日本,我发现他们没有行动。我跟大家说,中国现在这么好的一个养老市场,你们日本几倍的老人基数,为什么你们不能像当初封闭时候的中国一样到中国来发展,到现在没有任何一家企业真正的来投资养老产业。而且老人设备、康复设备方面日本是做的最好的。他就是保安全,卖设备,但是他不愿意来投资。我说20年前连产业政策都没有,你们都可以进来,为什么现在不敢?这个可能与有的经济学家关心的问题有一定的关联。我们必须是做基础工作的,在各方面还没有到这个程度时很难理解这种高深的机制。但是有一点,我认识到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人工智能发展起来了,养老是一个板块,只靠基础,靠人工是不够的。日本这么强大的养老产业,我们想学一学他们的做法,但是没想到在人工智能领域并没有什么可学,这也是最大的挑战和问题。


黄浦军校:为养老行业培育未来领导人

  中国这么大的养老市场,未来应该怎么办。中国还有那么多的三类、四类人民,但是十年、二十年以后是什么样子。包括我们这次看到印度的劳动力市场,因为印度人说我是平民,我也不要努力追求什么上层社会,他们的心都很平。基础性工作,可能他们是可以进行的。但是我们要的是什么,我们这个产业发展要的是什么,要的是管理层。所以我今年招了20个学生,结果还没招够,只有18个。我希望我们培养的人才是能够管理、统领这个行业的,这个行业我们统计了一下,大学一本以上的人,除了老板以外几乎没有。没有几个大学一本以上的人,那么行业怎么来发展?基本劳动力我们可以提升,但是高级管理人员培训不了。所以我们办了一个养老行业的黄浦军校,希望在十年以后再交流的时候,我说我每年培养20个学生,十年以后希望200个学生能够成为这个行业的领导。我们也很紧密的结合,每个在中国的养老机构需要做养老,第一个到我这里来挖人。全国各地都是我投资的,我想这个就是我们对行业的理解,还有对公益的理解。如果始终站在企业的角度,肯定要骂人,因为我培养了你之后你又出去了。但是我现在感觉到很自豪,培养的这些人现在还是在养老行业里面,这是我高兴和欣慰的。


总结:思考未来将面临的问题

  刚才我谈的几个观点实际上都是具体的我对公益的社会企业的发展,包括对商业的理解,这个趋势是会越来越快的。2020年以后,可能30年的时间里面,将是人类社会领域发展的理念、概念进步最大的时候,已经不用我们呼吁了。我们十年前想到的问题,二十年前想到的问题,今天是不是能想到,也就是说我们能不能判断30年以后、40年以后可能碰到的问题。人未来会不会死不了,死不了会带来什么问题。百分之七八十的人需要有人照顾,一半在冰箱里,一半在外面,因为他可以把自己保存下来,这个不用怀疑,科技的力量,特别是人工智能起来以后都有可能。这个我非常期待,非常荣幸今天跟大家分享,谢谢。


主持人:

  谢谢奚总。其实奚总所讲的我觉得恰恰是做公益的三个境界,第一个境界是授人以鱼,他没有什么给他什么。第二个阶段是教会他打渔,让他有一种生存的能力。但是刚才奚总说到的完全是一种企业家的思维,也是我们现在所追求的公益的第三个境界,是去创造一个新的渔业市场。所以他说我不在乎别人挖我的人,因为他们出去以后会把整个国内养老行业的水平提升。这也是让这个产业的专业化程度更高,也会推动产业的发展,这是一种很大的公益的情怀,谢谢奚总。


下一篇:  青岛亲和源会员首次赴上海游学完美收官

11月1号上午,青岛亲和源十多名会员早早地就来到了接待中心,在工作人员的组织下,大家满怀期待地开启了青岛会员赴上海的游学之旅。

2017/11/04

返回顶部